人力資源管理師模擬題
1. 根據《勞動合同法(2025 年修訂版)》,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 )。
A. 1 個月
B. 2 個月
C. 3 個月
D. 6 個月
答案:A
2. 人力資源規劃的核心環節是( )。
A.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
B.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
C. 人力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D. 人力資源預算制定
答案:C
3. 下列不屬于招聘渠道的是( )。
A. 校園招聘
B. 內部推薦
C. 薪酬調整
D. 網絡招聘平臺
答案:C
4. 培訓效果評估的最高層次是( )。
A. 反應評估
B. 學習評估
C. 行為評估
D. 結果評估
答案:D
5. 根據《社會保險法(2025 年實施細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 )。
A. 6%
B. 8%
C. 10%
D. 12%
答案:B
6. 績效管理中,“以結果為導向” 的考核方法是( )。
A. 關鍵績效指標(KPI)法
B. 行為錨定評價法(BARS)
C. 360 度考核法
D. 平衡計分卡(BSC)
答案:A
7. 下列不屬于崗位分析方法的是( )。
A. 觀察法
B. 訪談法
C. 問卷調查法
D. 績效考核法
答案:D
8.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2025 年調整)》,我國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主體是( )。
A. 國務院
B. 省級人民政府
C. 市級人民政府
D. 縣級人民政府
答案:B
9. 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帶薪年休假,屬于( )。
A. 法定福利
B. 補充福利
C. 激勵福利
D. 專項福利
答案:A
10. 勞動關系管理中,處理勞動爭議的第一步是( )。
A. 協商
B. 調解
C. 仲裁
D. 訴訟
答案:A
11. 人力資源管理的 “選、育、用、留” 四大模塊中,“用” 對應的核心工作是( )。
A. 招聘配置
B. 培訓開發
C. 績效管理
D. 薪酬福利
答案:C
12.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 )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13. 下列屬于間接薪酬的是( )。
A. 基本工資
B. 績效獎金
C. 社會保險
D. 崗位津貼
答案:C
14. 培訓需求分析的三個層面不包括( )。
A. 組織層面
B. 崗位層面
C. 個人層面
D. 行業層面
答案:D
15.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25 年修訂)》,職工累計工作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年休假天數為( )。
A. 5 天
B. 10 天
C. 15 天
D. 20 天
答案:B
16. 崗位評價的核心目的是( )。
A. 確定崗位等級
B. 制定崗位說明書
C. 優化崗位設置
D. 明確崗位職責
答案:A
17. 下列不屬于績效考核常見誤差的是( )。
A. 暈輪效應
B. 首因效應
C. 近因效應
D. 投射效應
答案:D
18. 根據《社會保險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主體是( )。
A. 用人單位
B. 職工個人
C. 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D. 政府財政
答案:C
19. 企業進行人才盤點的主要目的是( )。
A. 統計員工數量
B. 識別核心人才與高潛力人才
C. 調整薪酬水平
D. 優化辦公環境
答案:B
20. 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應當采用( )形式。
A. 口頭
B. 書面
C. 郵件
D. 微信
答案:B
21. 下列屬于激勵性薪酬的是( )。
A. 五險一金
B. 帶薪病假
C. 績效獎金
D. 餐補
答案:C
22.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25 年補充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的申請時效期間為( )。
A. 60 日
B. 3 個月
C. 1 年
D. 2 年
答案:C
23. 培訓課程設計的首要步驟是( )。
A. 確定培訓目標
B. 選擇培訓內容
C. 設計培訓方法
D. 制定培訓計劃
答案:A
24. 崗位說明書的核心內容不包括( )。
A. 崗位職責
B. 任職資格
C. 員工績效數據
D. 工作環境
答案:C
25. 根據《企業職工培訓規定(2025 年修訂)》,企業用于職工培訓的費用不得低于工資總額的( )。
A. 1.5%
B. 2%
C. 2.5%
D. 3%
答案:C
26. 績效管理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是( )。
A. 績效計劃
B. 績效實施
C. 績效評估
D. 績效反饋與改進
答案:D
27. 下列不屬于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方法的是( )。
A. 馬爾可夫模型法
B. 技能清單法
C. 德爾菲法
D. 趨勢預測法
答案:D
28.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 )倍的工資。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29. 企業為員工提供的職業發展通道設計,屬于( )模塊的工作。
A. 招聘配置
B. 培訓開發
C. 薪酬福利
D. 員工關系
答案:B
30. 勞動定額的制定方法不包括( )。
A. 經驗估工法
B. 統計分析法
C. 技術測定法
D. 績效評估法
答案:D
31. 根據《社會保險法》,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期限最長不超過( )。
A. 12 個月
B. 18 個月
C. 24 個月
D. 36 個月
答案:C
32. 下列屬于員工關系管理內容的是( )。
A. 崗位評價
B. 勞動保護
C. 培訓需求分析
D. 薪酬結構設計
答案:B
33. 績效考核中的 “平衡計分卡” 不包含( )維度。
A. 財務
B. 客戶
C. 內部流程
D. 員工學歷
答案:D
34.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 )。
A. 基本工資
B. 獎金
C. 加班工資
D. 津貼
答案:C
35. 人力資源預算的核心組成部分是( )。
A. 招聘費用
B. 培訓費用
C. 薪酬福利費用
D. 辦公費用
答案:C
36. 下列不屬于招聘篩選工具的是( )。
A. 簡歷篩選
B. 筆試
C. 面試
D. 崗位評價
答案:D
37.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支付( )。
A. 賠償金
B. 經濟補償
C. 違約金
D. 雙倍工資
答案:B
38. 培訓效果評估中,“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 屬于( )評估。
A. 反應
B. 學習
C. 行為
D. 結果
答案:B
39. 企業薪酬體系設計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
A. 公平性
B. 競爭性
C. 隨意性
D. 激勵性
答案:C
40. 根據《勞動保護法(2025 年修訂)》,用人單位應為員工提供的勞動保護用品,費用由( )承擔。
A. 用人單位
B. 員工個人
C. 用人單位和員工共同
D. 政府部門
答案:A
41.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定性方法是( )。
A. 趨勢預測法
B. 回歸分析法
C. 德爾菲法
D. 比率分析法
答案:C
42. 下列屬于勞動合同必備條款的是( )。
A. 試用期
B. 培訓
C. 勞動報酬
D. 補充保險
答案:C
43. 績效考核周期的確定不需要考慮( )因素。
A. 崗位性質
B. 考核目的
C. 員工年齡
D. 工作任務周期
答案:C
44. 根據《社會保險法》,生育保險費由( )繳納。
A. 用人單位
B. 職工個人
C. 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
D. 政府財政
答案:A
45. 員工離職面談的主要目的是( )。
A. 批評離職員工
B. 了解離職原因,改進管理
C. 收回公司財物
D. 確認工資發放
答案:B
46. 下列不屬于培訓方法的是( )。
A. 講授法
B. 案例分析法
C. 崗位評價法
D. 角色扮演法
答案:C
47.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者提前( )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A. 3
B. 15
C. 30
D. 60
答案:C
48. 薪酬調查的核心目的是( )。
A. 了解行業薪酬水平,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策略
B. 統計員工薪酬總額
C. 調整員工薪酬等級
D. 確定績效獎金比例
答案:A
49.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IS)的核心功能不包括( )。
A. 人員信息管理
B. 薪酬計算
C. 績效考核
D. 產品研發管理
答案:D
50.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包括( )。
A. 勞動行政部門代表
B. 工會代表
C. 企業方面代表
D. 員工代表
答案:D
51. 下列屬于組織層面培訓需求的是( )。
A. 員工技能不足
B. 新業務拓展需要
C. 員工個人職業發展需求
D. 崗位操作流程變化
答案:B
52.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每( )至少調整一次。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5 年
答案:B
53. 績效考核中的 “關鍵績效指標(KPI)” 應符合( )原則。
A. SMART
B. ABCD
C. PEST
D. SWOT
答案:A
54.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競業限制協議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 )。
A. 6 個月
B. 1 年
C. 2 年
D. 3 年
答案:C
55. 培訓計劃制定的依據是( )。
A. 培訓需求分析結果
B. 員工數量
C. 培訓預算
D. 培訓師資
答案:A
56. 根據《社會保險法》,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得( )。
A. 轉移
B. 繼承
C. 提前支取
D. 累計計算
答案:C
57. 下列不屬于員工激勵方式的是( )。
A. 薪酬激勵
B. 榮譽激勵
C. 懲罰激勵
D. 崗位評價
答案:D
58.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的人員不包括( )。
A. 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B. 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C. 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D. 薪酬水平最高的人員
答案:D
59. 人力資源規劃的時間跨度中,短期規劃通常指( )。
A. 1 年以內
B. 1-2 年
C. 2-3 年
D. 3-5 年
答案:A
60.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2025 年修訂)》,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年休假條件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 )折算。
A. 本年度剩余日歷天數 / 365 天 錯 全年應享受天數
B. 本年度剩余工作日 / 250 天 錯 全年應享受天數
C. 本年度已過日歷天數 / 365 天 錯 全年應享受天數
D. 本年度已過工作日 / 250 天 錯 全年應享受天數
答案:A
1. 根據《勞動合同法(2025 年修訂版)》,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包括( )。
A. 用人單位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
B. 勞動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號碼
C. 勞動合同期限
D. 試用期
答案:ABC
2.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方法包括( )。
A. 趨勢預測法
B. 回歸分析法
C. 德爾菲法
D. 技能清單法
答案:ABC
3. 招聘工作的主要流程包括( )。
A. 招聘需求分析
B. 招聘渠道選擇
C. 簡歷篩選與面試
D. 薪酬談判與錄用
答案:ABCD
4. 培訓效果評估的層次包括( )。
A. 反應評估
B. 學習評估
C. 行為評估
D. 結果評估
答案:ABCD
5. 根據《社會保險法(2025 年實施細則)》,我國基本社會保險包括( )。
A. 基本養老保險
B. 基本醫療保險
C. 失業保險
D. 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答案:ABCD
6. 績效管理的主要環節包括( )。
A. 績效計劃
B. 績效實施
C. 績效評估
D. 績效反饋與改進
答案:ABCD
7. 崗位分析的成果包括( )。
A. 崗位說明書
B. 崗位規范
C. 崗位評價報告
D. 員工績效表
答案:AB
8. 企業薪酬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 )。
A. 基本薪酬
B. 績效薪酬
C. 福利薪酬
D. 激勵薪酬
答案:ABCD
9. 勞動爭議的處理途徑包括( )。
A. 協商
B. 調解
C. 仲裁
D. 訴訟
答案:ABCD
10. 員工關系管理的內容包括( )。
A. 勞動合同管理
B. 勞動爭議處理
C. 員工溝通與參與
D. 勞動保護與職業健康
答案:ABCD
11.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2025 年修訂)》,職工不享受當年年休假的情形包括( )。
A. 職工請事假累計 20 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B. 累計工作滿 1 年不滿 1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2 個月以上的
C. 累計工作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3 個月以上的
D. 累計工作滿 20 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 4 個月以上的
答案:ABCD
12. 崗位評價的方法包括( )。
A. 排序法
B. 分類法
C. 因素比較法
D. 要素計點法
答案:ABCD
13. 培訓需求分析的層面包括( )。
A. 組織層面
B. 崗位層面
C. 個人層面
D. 行業層面
答案:ABC
61. 根據《勞動合同法》,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 )。
A. 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B. 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C. 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D. 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答案:ABCD
62. 人力資源供給預測的方法包括( )。
A. 馬爾可夫模型法
B. 技能清單法
C. 替換單法
D. 趨勢預測法
答案:ABC
63. 下列屬于法定福利的有( )。
A. 基本養老保險
B. 基本醫療保險
C. 帶薪年休假
D. 企業年金
答案:ABC
64. 績效考核常見的誤差類型包括( )。
A. 暈輪效應
B. 首因效應
C. 近因效應
D. 寬大誤差
答案:ABCD
65. 培訓方法選擇的依據包括( )。
A. 培訓目標
B. 培訓內容
C. 培訓對象特點
D. 培訓預算
答案:ABCD
66.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包括( )。
A.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B. 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C. 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D. 勞動行政部門
答案:ABC
67. 人力資源預算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
A. 薪酬福利費用
B. 招聘費用
C. 培訓費用
D. 員工關系管理費用
答案:ABCD
1. 根據《勞動合同法(2025 年修訂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 2 個月。( )
答案:對
2. 人力資源規劃的核心是人力資源供需平衡分析。( )
答案:對
3. 內部推薦不屬于招聘渠道。( )
答案:錯
4. 培訓效果評估的最高層次是行為評估。( )
答案:錯
5.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 8%。( )
答案:對
6. 關鍵績效指標(KPI)法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方法。( )
答案:對
7. 觀察法是崗位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 )
答案:對
8. 我國最低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 )
答案:錯
9. 帶薪年休假屬于補充福利。( )
答案:錯
10. 處理勞動爭議的第一步是調解。( )
答案:錯
11. 人力資源管理 “選、育、用、留” 中,“用” 對應的核心工作是績效管理。( )
答案:對
12.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向勞動者支付 2 倍經濟補償的賠償金。( )
答案:對
13. 社會保險屬于直接薪酬。( )
答案:錯
14. 培訓需求分析包括組織、崗位、個人三個層面。( )
答案:對
15. 職工累計工作滿 10 年不滿 20 年的,年休假天數為 15 天。( )
答案:錯
16. 崗位評價的核心目的是確定崗位等級。( )
答案:對
17. 投射效應屬于績效考核常見誤差。( )
答案:錯
18.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
答案:對
19. 人才盤點的主要目的是統計員工數量。( )
答案:錯
20. 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需采用書面形式。( )
答案: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