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數字鄉村信息員職業技能培訓
一、數字鄉村信息員職業定義
數字鄉村信息員是具備中小鄉村數字化服務全流程能力的專業人才,能為村級組織、農戶、小型農業主體提供信息采集分析、數字化工具推廣、數字技能培訓、政策信息傳遞等服務,聚焦解決中小鄉村 “數字鴻溝大(老人不會用智能工具)、信息不對稱(農產品銷路信息閉塞)、數字化應用淺(僅基礎通訊)” 等痛點,推動鄉村從 “信息滯后” 向 “數字賦能 + 產業增效” 轉型,打通數字鄉村建設 “最后一公里”。
二、數字鄉村信息員主要職責
-
鄉村信息采集與整理:深入農戶、合作社,采集農產品產銷信息(如種植品類、產量、上市時間)、村民需求(如社保查詢、電商培訓),建立簡易信息臺賬(電子 / 紙質雙備份),確保信息真實可追溯;
-
數字化工具推廣應用:教村民使用高頻數字化工具(政務 APP 如 “粵省事”“冀時辦”、電商平臺如拼多多鄉村版、農業技術 APP 如 “云上智農”),解決 “不會下載、不會操作” 問題(如幫老人完成社保認證、教農戶用手機賣農產品);
-
信息發布與傳播:通過村級微信群、公眾號、大喇叭等渠道,發布政策信息(如種糧補貼通知)、市場動態(如農產品收購價)、便民服務(如疫苗接種時間),確保信息覆蓋全年齡段村民;
-
村民數字技能培訓:組織低成本數字培訓班(村部活動室、農家書屋),分人群教學(老人學智能手機基礎、農戶學電商上架、村干部學數據統計),編寫簡易操作手冊(圖文版、方言版);
-
數字服務輔助:協助村級組織開展數字化工作(如用 Excel 統計村民信息、用微信小程序發起村民投票),對接鄉鎮數字服務站,解決鄉村復雜數字問題(如電商售后糾紛、政務申報異常);
-
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指導村民保護個人信息(如不隨意泄露身份證號、不點擊陌生鏈接),規范鄉村信息臺賬管理(如村民聯系方式加密存儲),規避數據泄露風險。
三、數字鄉村信息員行業背景
當前中小鄉村數字化建設普遍面臨 “三大痛點”:一是數字鴻溝顯著(65% 的農村老人不會用政務 APP,社保認證依賴他人協助);二是信息流通不暢(70% 的農戶僅通過 “熟人介紹” 獲取農產品收購信息,易錯失高價銷路);三是數字化應用單一(80% 的鄉村數字化僅停留在微信聊天、電話溝通,未用于生產銷售)。隨著《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推進、“數商興農” 工程深化(2024 年農村網絡零售額突破 2.5 萬億元),以及鄉村政務數字化普及(如 “一網通辦” 覆蓋 90% 以上鄉鎮),市場對 “懂數字、接地氣、能落地” 的數字鄉村信息員需求激增 —— 據《2024 數字鄉村發展報告》顯示,全國中小鄉村數字信息員人才缺口超 100 萬人,成為激活鄉村數字活力、帶動農戶增收的關鍵支撐。
四、數字鄉村信息員政策背景
-
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培育鄉村數字人才”,要求提升鄉村數字化服務能力;《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 “培養基層數字信息員,助力鄉村數字化轉型”,為職業發展提供法規支撐;
-
政策導向: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十四五” 數字鄉村建設規劃》強調 “每個行政村至少配備 1 名數字信息員,開展常態化數字服務”;商務部《關于實施 “數商興農” 工程的意見》提出 “支持數字信息員協助農戶對接電商平臺,拓展農產品銷路”;
-
行業支持:地方政府將數字鄉村信息員納入 “鄉村振興人才庫”,給予培訓補貼(如部分省份補貼培訓費 70%-90%),考核合格者優先對接 “數字鄉村服務項目”(如政務 APP 推廣、電商助農活動),同時為村級信息員提供每月崗位補貼(500-1000 元 / 月)。
五、數字鄉村信息員認證單位
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前身是 1982 年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設立的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促進會,2001 年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登記為事業單位法人,屬公益服務性事業單位,也是全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核心成員單位;中心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既提供發展研究、合作交流組織、培訓、信息咨詢、外事代理等服務,又堅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及國家相關政策,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組織(機構)/ 企業、中外中小企業間的溝通合作平臺,為中小企業在政策引導、法律咨詢、投融資、國際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策劃咨詢,并開展咨詢、金融合作、國際交流、教育培訓等跟蹤式服務;同時,中心依托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構建綜合服務體系,無償向企業提供《今日經濟》內刊電子信息、《政策解讀》和《財稅動態》季刊,秉承 “服務誠信敬業創新” 的理念,通過舉辦或參加論壇、展會、培訓等活動,助力企業優化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加城鎮就業機會,且下設秘書處、研究發展、教育培訓、金融合作、國際合作、信息交流、咨詢服務、會員服務、地方服務、行業服務等部門。
六、數字鄉村信息員核心優勢
-
精準適配鄉村需求:聚焦鄉村 “老人多、數字基礎弱、設備有限” 特點,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如用村部公共電腦開展培訓、編寫圖文版操作手冊),避免 “高難度、重設備” 的城市數字化模式;
-
全流程實戰導向:覆蓋 “信息采集 - 工具推廣 - 技能培訓 - 服務輔助” 全鏈條,通過 “鄉村場景 + 數字工具” 結合的實戰訓練(如模擬教老人查社保),確保學員能直接服務村民;
-
政策與資源銜接:依托中心平臺對接鄉鎮數字服務站、電商平臺(如拼多多鄉村振興專區)、政務 APP 運營團隊,為鄉村爭取數字服務資源(如免費電商培訓名額);
-
數字與產業雙賦能:既幫村民掌握基礎數字技能(如智能手機使用),又助力農產品通過數字渠道銷售(如教農戶上架抖音小店),實現 “數字便民 + 產業增收” 雙重目標;
-
市場需求剛需:鄉村數字人才缺口大,持有證書可快速勝任村級數字服務崗、鄉鎮數字專員、電商服務站輔助崗,同時幫助農戶提升數字應用率(平均可提升 40% 以上),帶動農產品線上銷量增長。
七、數字鄉村信息員課程優勢
-
針對性強:聚焦中小鄉村高頻數字場景(如老人社保認證、農戶電商上架、村干部數據統計),重點解決數字鴻溝、信息閉塞、應用單一等問題;
-
師資專業:由鄉鎮數字服務站資深專員(10 年以上鄉村數字服務經驗)、電商平臺鄉村運營專家(如拼多多 “農地云拼” 項目負責人)、政務 APP 培訓師及中心教研團隊聯合授課,兼具數字專業度與鄉村實戰經驗;
-
模式靈活:采用 “理論講解 + 現場實操 + 鄉村實訓 + 案例復盤” 模式,通過真實案例(如某村信息員幫老人完成社保認證、某農戶用電商賣滯銷蘋果)、村部實地教學(如教村民用政務 APP 查補貼)提升實戰能力;
-
內容時效:實時更新鄉村數字政策(如 2025 年政務 APP 新功能)、電商平臺規則(如抖音農產品上架新規),確保內容貼合當前鄉村數字需求;
-
配套完善:課后提供鄉村數字服務工具包(含政務 APP 操作手冊、電商上架流程圖、數字培訓班課件)、資源對接群(鄉鎮數字專員、電商客服),助力快速開展服務。
八、數字鄉村信息員課程知識點
(一)法規與基礎模塊
-
《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十四五” 數字鄉村建設規劃》核心條款解讀,鄉村數字化服務合規要點(如村民信息隱私保護、數據安全存儲);
-
鄉村數字政策體系(數字技能培訓補貼、電商助農扶持、政務 APP 推廣激勵)解讀,申報條件與流程(如 “村級組織怎么申請數字培訓資源”);
-
數字服務倫理與風險防控(不泄露村民個人信息、不誘導下載無關 APP、警惕網絡詐騙)。
(二)鄉村信息采集與處理模塊
-
農戶走訪:溝通技巧(用方言交流、結合農事場景提問,如 “李叔,今年玉米種了多少畝,啥時候收”)、信息記錄(紙質臺賬 + 手機拍照備份,避免遺漏);
-
主體對接:合作社 / 家庭農場信息采集(種植品類、產量、銷售渠道需求)、村級公共信息收集(基礎設施需求如 “村口路燈壞了”、便民服務建議);
-
簡易電子臺賬:Excel 基礎操作(創建表格:姓名、農產品、聯系方式、需求)、數據分類(按 “農戶需求”“農產品信息”“問題反饋” 分類);
-
信息核驗:確保數據真實(如電話核對農產品產量)、更新及時(每周更新 1 次臺賬,刪除過時信息);
-
對接鄉鎮:按要求上報村級數字臺賬(如通過鄉鎮政務平臺提交)、反饋村民難題(如 “多數老人不會用社保 APP,申請集中培訓”)。
(三)數字化工具推廣模塊
-
政務 APP 實操:分地區教學(如 “粵省事” 查社保 / 醫保、“冀時辦” 辦居住證、“浙里辦” 查補貼),步驟拆解(下載→注冊→找到對應功能,用大字體截圖做手冊);
-
線上政務辦理:教村民完成高頻業務(社保認證:人臉識別步驟、異地就醫備案:填寫信息確認),解決 “跑冤枉路” 問題;
-
農產品電商:拼多多鄉村版(農戶開店步驟:實名認證→上架農產品→設置運費)、抖音小店簡易版(拍攝農產品視頻→掛小黃車,15 秒教會基礎操作);
-
農業技術工具:“云上智農”(查病蟲害防治方法、看農技視頻)、“農視通”(遠程咨詢農業專家),教農戶用工具解決種植難題;
-
智能手機教學:老人基礎操作(打電話、連 WiFi、調字體大小、清理內存)、微信實用功能(視頻通話、發定位、群接龍報名);
-
村級社群運營:創建村級微信群(按 “農戶群”“老人子女群” 分類)、發信息技巧(用語音 + 文字 + 圖片,適配老人理解)。
(四)村民數字技能培訓模塊
-
老年群體:聚焦 “實用技能”(查社保、視頻通話、防詐騙:不點陌生鏈接),用 “手把手教 + 重復練習” 模式,每次培訓 1 小時(避免疲勞);
-
農戶群體:聚焦 “產銷技能”(電商上架、查農產品價格、聯系收購商),結合案例(如 “張嬸用拼多多賣蘋果,1 個月賣 500 斤”)提升興趣;
-
村干部群體:聚焦 “管理技能”(Excel 數據統計、微信小程序投票、鄉鎮平臺上報信息),提升村級數字化管理效率;
-
低成本場地:利用村部活動室、農家書屋(提供公共電腦 / WiFi),提前 3 天用大喇叭 + 微信群通知;
-
簡易教材:制作圖文版手冊(每步配 1 張截圖,標注 “點這里”)、方言版語音(錄制成音頻,發村民微信,反復聽);
-
課后答疑:建立 “數字服務群”,隨時解答村民問題(如 “社保認證失敗怎么辦”)、定期回訪(1 周內回訪老人,檢查技能掌握情況)。
(五)信息發布與數字服務模塊
-
線上渠道:村級公眾號(每周發 1 篇便民文章:如 “社保認證通知 + 步驟”)、微信群(@所有人發重要信息,如 “明天村部有數字培訓”);
-
線下渠道:村部宣傳欄(貼政務 APP 操作截圖、電商流程圖)、大喇叭廣播(方言播數字通知,如 “不會查醫保的,明天來村部找信息員”);
-
應急幫助:幫行動不便老人上門完成數字業務(如癱瘓老人社保認證)、協助解決工具問題(如手機連不上網、APP 閃退);
-
對接外部資源:聯系鄉鎮數字服務站解決復雜問題(如電商賬號異常、政務申報失敗)、申請數字服務資源(如免費手機清理服務進村);
-
隱私保護:教村民保護個人信息(不隨意給他人身份證拍照、不在非官方 APP 填銀行卡號);
-
防網絡詐騙:識別常見騙局(“中獎鏈接”“冒充客服退款”),案例教學(“王大爺差點點陌生鏈接,如何識破”)。
(六)政策對接與專項模塊
-
常見補貼申請:村級數字培訓補貼(材料準備:培訓照片、村民簽到表、申報表格)、電商助農扶持(幫農戶申請 “農產品上行補貼”,提交銷售截圖);
-
數字項目對接:申請 “數字鄉村服務站” 村級點位(條件:有場地、有信息員)、對接電商平臺 “助農專場”(如拼多多 “農地云拼”,幫農戶爭取流量);
-
南方鄉村:水鄉地區(教農戶用電商賣水產:包裝技巧 + 冷鏈物流對接)、山區鄉村(用 “農視通” 遠程咨詢果樹種植,解決 “專家難上門” 問題);
-
北方鄉村:平原地區(教農戶用 APP 查小麥收購價、聯系大型收購商)、寒冷地區(教村民線上繳取暖費、查天氣預警防凍害);
-
網絡差地區:提前下載政務 APP 安裝包、緩存農技視頻,供村民離線使用;
-
農忙季節:利用晚上 / 雨天開展培訓,用 “短平快” 方式(15 分鐘教 1 個技能,如 “快速上架玉米”)。
九、數字鄉村信息員考核方式
-
理論考試(30%):閉卷考查數字鄉村政策、數字化工具基礎、數據安全知識(如政務 APP 操作步驟、村民信息保護要點);
-
實操考試(50%):模擬鄉村場景,考查實戰能力(如 “教模擬老人完成社保認證”“為某農戶設計農產品電商上架方案”“制作村級農產品信息 Excel 臺賬”);
-
案例答辯(20%):提交鄉村數字服務案例(如 “協助某村老人完成集中社保認證的方案”“幫某農戶用抖音賣出滯銷蔬菜”),現場講解思路、措施及效果,評估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十、數字鄉村信息員考培方式
-
培訓模式:線上 + 線下結合,線上提供理論課程、工具操作視頻、電子手冊;線下開展村部實地實操(如教村民用政務 APP)、模擬培訓(分組扮演信息員與村民)與資源對接會(鄉鎮數字站、電商平臺與學員對接);
-
考試安排:每月最后一周周末考試,理論考試(線上機考)+ 實操考試(線下現場操作 / 方案提交)相結合,考試通過后 45 個工作日出證。
十一、數字鄉村信息員培訓對象
-
村級組織工作人員(村兩委成員、村文書、村級服務站志愿者);
-
返鄉創業青年、大學生村官(想參與鄉村數字化建設,服務村民);
-
農村電商服務站從業人員(需拓展數字服務能力,幫農戶解決更多問題);
-
農戶骨干、合作社成員(想掌握數字技能,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
政府或事業單位中協助鄉村數字化的服務人員(鄉鎮數字辦工作人員、鄉村振興駐村隊員)。
十二、數字鄉村信息員資料提供
-
兩寸彩色照片 2 張(要求提供電子版,高清,因照片需掃描到證件上);
-
學歷證明或工作證明 1 份(學歷證明需為國家認可的畢業證復印件,工作證明需注明從事鄉村服務 / 數字相關工作年限,應屆生可提供學生證復印件);
-
《數字鄉村信息員培訓報名表》1 份(由中心提供模板,需如實填寫并簽字確認)。
十三、數字鄉村信息員考評周期
十四、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考培項目
職業培訓師、供應鏈管理師、信息化辦公、招投標管理師、商業會計師、勞動關系協調師、企業合規咨詢師、ESG 分析師、ESG 咨詢師、財稅合規師、信用管理師、物流管理師、企業信息管理師、合規管理咨詢師、房地產經紀人、人力資源管理師、企業合規師、企業用工風險管理咨詢師、財務分析師、污廢水處理工程師、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辦公、農業經理人、鄉俗推廣員、基層政策宣導員、全媒體運營師(農村直播電商)、報廢汽車拆解工程師、農產品選品師、數字鄉村信息員、建筑節能減排工程師、綠色建筑工程師、智能建造工程師、智慧物業管理師、智慧工地應用工程師、建筑工業化應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碳排放管理師、碳資產管理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應用師 / 工程師、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師、人工智能應用管理師、人工智能訓練師、企業合規師、電氣工程師、平面設計師、園林綠化工程師、安全管理工程師、財務分析師、公共營養師、食品安全員、心理咨詢師、食品安全管理師、質量安全總監、食品安全檢測師、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工程師、大模型應用開發工程師、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AI 軟件應用工程師、IT 服務工程師、IT 運維工程師、檔案管理師、網絡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