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檔案管理師職業技能培訓
一、檔案管理師職業定義
檔案管理師是具備中小企業(中小制造、電商、服務、零售等)全流程檔案體系搭建、管理與合規能力的專業人才,能提供檔案收集歸檔、分類整理、保管保護、檢索利用、鑒定銷毀、電子化轉化及政策合規管理等服務,聚焦解決中小主體 “檔案混亂無體系(85% 中小企檔案散存于個人電腦 / 抽屜)、檢索效率低(查找檔案平均耗時超 2 小時)、合規風險高(70% 企業未按《檔案法》歸檔,面臨處罰風險)、電子化程度低(90% 企業仍以紙質檔案為主,易丟失損壞)” 等痛點,推動檔案管理從 “無序保管” 向 “合規化 + 電子化 + 高效化” 轉型,助力中小主體實現 “檔案安全保管 + 高效利用 + 政策合規” 統一。
二、檔案管理師主要職責
-
檔案體系搭建與制度制定:結合中小企業業務場景(如制造企業生產檔案、電商企業訂單檔案、服務企業客戶檔案),設計輕量化檔案分類體系(如 “年度 - 業務類型 - 檔案類別” 三級分類),制定《企業檔案管理辦法》(含歸檔范圍、保管期限、借閱流程),確保體系適配中小企規模(落地周期≤2 周,制度執行率超 90%);
-
檔案全流程管理:負責中小企業檔案收集(如合同、財務憑證、生產記錄、客戶資料)、分類整理(按制度標注類別、保管期限、密級)、編號歸檔(制定簡易編號規則,如 “2025 - 銷售 - 合同 - 001”),實現檔案有序管理(歸檔及時率從 60% 提升至 100%,檢索時間從 2 小時縮短至 10 分鐘內);
-
檔案保管與保護:搭建中小企業適配的檔案保管環境(紙質檔案:防潮柜 + 防蟲劑,電子檔案:本地硬盤 + 云盤雙備份),定期檢查檔案狀況(紙質檔案每季度抽查,電子檔案每月驗證備份有效性),降低檔案丟失損壞率(從 15% 降至 1% 以下);
-
檔案檢索與利用:建立低成本檢索體系(紙質檔案用 “檔案臺賬 Excel 表” 索引,電子檔案用輕量檔案軟件(如易度檔案)關鍵詞檢索),規范檔案借閱流程(線上申請 + 審批,記錄借閱人、用途、歸還時間),提升檔案利用效率(利用頻次提升 50%,支撐業務決策與糾紛處理);
-
檔案電子化與數字化轉型:推動中小企業紙質檔案低成本電子化(用手機掃描 APP(如微軟 Office Lens)+ 輕量 OCR 工具轉化為可檢索電子檔),搭建簡易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如用共享云盤 + Excel 臺賬實現電子檔案分類存儲與檢索),電子化率從 30% 提升至 80%;
-
檔案合規與風險管控:依據《檔案法》《企業檔案管理規定》,開展中小企業檔案合規自查(如歸檔范圍完整性、保管期限合規性),處理檔案鑒定銷毀(到期檔案按流程鑒定,無保存價值的合規銷毀),規避政策處罰風險(合規率從 40% 提升至 100%)。
三、檔案管理師行業背景
當前中小企業檔案管理面臨 “三大能力斷層”:一是體系斷層(92% 中小企無規范檔案分類體系,檔案按個人習慣存放,人員離職易導致檔案丟失,每年因檔案缺失造成的業務損失超 5 萬元);二是合規斷層(85% 企業未學習《檔案法》最新要求,未明確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面臨市場監管部門處罰風險,近 3 年中小企檔案違規處罰案例增長 40%);三是效率斷層(78% 企業依賴人工翻找紙質檔案,緊急業務(如合同糾紛取證)時無法快速調取,延誤處理時機)。
隨著《檔案法》修訂實施及 “中小企業合規管理” 政策推進,2025 年中小企檔案管理需求同比增長 130%,其中 “體系搭建 + 合規整改 + 低成本電子化” 需求占比超 90%—— 智聯招聘 2025Q3 數據顯示,檔案管理師崗位平均薪資達 36 萬元 / 年,比普通行政崗高 45%,中小主體崗位空缺率超 60%,預計到 2030 年全國需求超 280 萬人,其中適配中小場景的實戰型人才缺口占比 95%,成為中小企合規經營的核心剛需。
四、檔案管理師政策背景
-
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2020 年修訂)明確 “企業應當建立檔案工作責任制,配備檔案管理人員,保障檔案的真實、完整、安全和可利用”;《企業檔案管理規定》細化中小企業檔案管理要求(如歸檔范圍含生產經營、合同協議、財務憑證等,保管期限分永久、定期(10 年 / 30 年));
-
政策導向:國家檔案局《“十四五” 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提出 “培育中小企業檔案管理人才,推廣輕量化檔案管理模式,降低中小企業檔案管理門檻”;地方政府如山東、廣東、江蘇出臺 “中小企業檔案合規補貼政策”,對檔案管理培訓給予人均 2000-3000 元補貼,對電子化改造項目給予 30%-50% 費用補貼;
-
行業支持:檔案軟件廠商(易度檔案、致得檔案)推出 “中小企檔案管理扶持計劃”,提供免費輕量版軟件(如易度檔案免費版支持 5000 條檔案管理)、電子化工具折扣(OCR 識別服務年付 6 折);地方檔案管理部門開展 “中小企檔案合規公益指導”,提供免費政策解讀與自查清單,為就業與技術落地提供保障。
五、檔案管理師認證單位
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前身是 1982 年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設立的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促進會,2001 年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登記為事業單位法人,屬公益服務性事業單位,也是全國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核心成員單位;中心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宗旨,既提供發展研究、合作交流組織、培訓、信息咨詢、外事代理等服務,又堅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及國家相關政策,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搭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組織(機構)/ 企業、中外中小企業間的溝通合作平臺,為中小企業在政策引導、法律咨詢、投融資、國際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策劃咨詢,并開展咨詢、金融合作、國際交流、教育培訓等跟蹤式服務;同時,中心依托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平臺構建綜合服務體系,無償向企業提供《今日經濟》內刊電子信息、《政策解讀》和《財稅動態》季刊,秉承 “服務誠信敬業創新” 的理念,通過舉辦或參加論壇、展會、培訓等活動,助力企業優化管理、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加城鎮就業機會,且下設秘書處、研究發展、教育培訓、金融合作、國際合作、信息交流、咨詢服務、會員服務、地方服務、行業服務等部門。
六、檔案管理師核心優勢
-
精準適配中小場景:聚焦中小企 “人員少、預算低、檔案量不大(年均 1 萬份以內)” 特點,提供 “輕量化解決方案”(不用百萬級檔案管理系統,用 Excel 臺賬 + 共享云盤 + 免費掃描工具實現全流程管理,成本降低 80%),配套中小企專屬模板(如檔案分類表、歸檔清單、借閱申請表);
-
全流程實戰導向:覆蓋 “體系搭建 - 收集整理 - 保管檢索 - 電子化 - 合規審計” 全流程,通過 “中小企真實檔案案例 + 工具實操”(如為中小制造整理生產檔案、為中小電商電子化訂單檔案)提升能力,直接解決管理痛點;
-
成本與合規雙優:既傳授低成本落地技巧(免費檔案軟件、手機掃描替代專業設備、云盤備份替代物理檔案柜擴容),又確保政策合規(按《檔案法》明確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規避處罰風險);
-
政策與資源雙賦能:解讀檔案合規補貼、電子化改造政策,依托中心平臺對接檔案軟件廠商(提供中小企業專屬折扣,如致得檔案企業版 7 折)、掃描設備供應商(優惠便攜式掃描儀采購);
-
市場需求剛需強:98% 需合規經營的中小企需配備該類人才,持證者可勝任企業檔案主管、行政兼檔案負責人、中小檔案服務工作室創始人等崗位,幫助企業檔案管理合規率從 40% 提升至 100%,檢索效率提升 90%。
七、檔案管理師課程優勢
-
針對性強:聚焦中小企高頻檔案管理需求(合同檔案 / 財務檔案 / 生產檔案 / 客戶檔案的收集整理、紙質檔案電子化、檔案合規自查、糾紛檔案調。,重點解決 “不會搭體系、不會做歸檔、不會搞電子化、不會避風險” 等問題,避免大型企業復雜技術(如企業級檔案系統部署、跨部門檔案協同)冗余;
-
師資專業實戰:由檔案管理行業專家(10 年以上中小場景檔案管理經驗)、地方檔案局政策專員(《檔案法》解讀專家)、企業檔案主管(中小制造 / 電商 / 服務企業檔案實操派)聯合授課,兼具理論深度與中小企落地經驗;
-
模式高效落地:采用 “理論講解 + 工具實操 + 案例拆解 + 項目實戰” 模式,通過真實案例(如某中小制造企業因檔案缺失導致合同糾紛敗訴,整改后合規歸檔;某電商企業紙質訂單電子化后檢索效率提升 90%)、現場實操(從檔案分類到電子化全流程演練)提升能力;
-
內容實時更新:緊跟政策動態(《檔案法》實施細則更新、地方合規檢查要求)、技術趨勢(輕量檔案軟件新功能、手機掃描 OCR 工具升級),納入中小企特色檔案管理(如電商訂單電子檔案、服務企業客戶聊天記錄歸檔);
-
配套資源完善:課后提供《中小企檔案管理工具包》(50 + 檔案制度模板、30 + 分類表 / 歸檔清單、20 + 電子化操作指南、25 + 合規自查清單)、檔案資源對接群、終身免費政策更新課程,提供 1 年免費檔案軟件試用資格。
八、檔案管理師課程知識點
(一)法規與檔案基礎模塊
-
職業核心認知:檔案管理師職業定義、能力模型(體系搭建 + 檔案管理 + 電子化 + 合規審計 + 檢索利用)、職業規范(檔案保密(如客戶信息、財務數據)、真實完整(禁止篡改檔案內容)、安全保管(避免丟失損壞));
-
通用法規:《檔案法》核心條款(歸檔責任:企業需對檔案真實性負責;保管要求:紙質檔案防潮防火,電子檔案雙備份;利用規范:借閱需審批,禁止私自復制涉密檔案)、《企業檔案管理規定》(歸檔范圍:明確生產經營、合同協議、財務憑證、人事資料等需歸檔;保管期限:永久(如公司章程、重大合同)、定期 30 年(如財務賬簿)、定期 10 年(如普通合同、考勤記錄));
-
行業規范:制造企業生產檔案管理要求(如生產記錄需保存至產品報廢后 5 年)、電商企業電子檔案要求(如訂單數據需符合《電子簽名法》,確保可追溯);
-
檔案類型:中小企常見檔案(文書檔案:合同、會議紀要;財務檔案:憑證、賬簿、報表;業務檔案:生產記錄、訂單數據、客戶資料;人事檔案:員工簡歷、勞動合同);
-
管理流程:檔案 “收集 - 整理 - 鑒定 - 保管 - 利用 - 銷毀” 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小企簡化流程(合并鑒定與整理環節,銷毀前僅需 1 次合規審核);
-
核心概念:檔案分類(按業務類型 / 年度 / 保管期限分類)、檔號(唯一標識,如 “年度 - 類別 - 編號”)、保管期限(按《檔案法》及行業要求劃分,避免盲目留存或提前銷毀)。
(二)檔案體系搭建與制度制定模塊
-
中小企適配分類方法:三級分類法(一級:年度(如 2025);二級:業務類型(如銷售、生產、財務);三級:檔案類別(如合同、訂單、憑證)),避免分類過細導致操作復雜;
-
行業分類案例:制造企業(2025 - 生產 - 生產記錄 / 設備檔案;2025 - 銷售 - 合同 / 發貨單)、電商企業(2025 - 運營 - 訂單數據 / 推廣素材;2025 - 財務 - 發票 / 報表);
-
分類表編制:制定《企業檔案分類表》(明確每類檔案的包含內容、保管期限、密級),如 “銷售 - 合同” 類包含采購合同 / 銷售合同,保管期限 10 年,密級普通;
-
核心制度內容:《檔案管理辦法》(歸檔責任:明確各部門檔案專員(如銷售部由業務員負責合同歸檔);歸檔時限:業務完成后 1 周內歸檔;借閱流程:線上申請→部門負責人審批→檔案員登記→借閱→歸還);
-
制度簡化技巧:用 “流程圖 + 表格” 替代冗長文字(如借閱流程用 Visio 畫簡易流程圖,歸檔范圍用 Excel 列清單),確保員工 10 分鐘內看懂;
-
培訓宣貫:開展 15 分鐘微課堂(講解制度核心條款,如 “合同歸檔時限 1 周,超期將影響業務審批”)、發放制度手冊(口袋版,便于員工查閱);
-
監督執行:每月檢查各部門歸檔情況(用《檔案歸檔檢查表》記錄未歸檔檔案),與部門績效掛鉤(歸檔率 100% 的部門給予獎勵)。
(三)檔案收集整理與保管模塊
-
收集范圍確認:按《檔案分類表》梳理需歸檔檔案(如財務部門需收集憑證、賬簿、銀行對賬單;人事部門需收集員工勞動合同、社保記錄),避免遺漏核心檔案;
-
收集方式:部門移交(每月 5 日前各部門向檔案員移交上月檔案,填寫《檔案移交清單》)、主動收集(如重大合同簽訂后,檔案員主動跟進歸檔);
-
收集審核:檢查檔案完整性(如合同需有雙方簽字蓋章,缺頁需補全)、真實性(如發票需驗證真偽,避免假票歸檔);
-
分類排序:按 “年度 - 業務類型 - 檔案類別” 分類,同類別內按時間順序排序(如 2025 年銷售合同按簽訂日期從 1 月到 12 月排列);
-
編號編目:檔號編制(如 “2025 - 銷售 - 合同 - 001”,其中 “001” 為同類別內流水號)、填寫檔案標簽(貼于檔案盒 / 文件夾封面,標注檔號、檔案名稱、保管期限);
-
臺賬建立:用 Excel 制作《檔案管理臺賬》(含檔號、檔案名稱、形成日期、保管期限、存放位置、借閱記錄),實現 “臺賬查檔號,檔號找檔案”;
-
紙質檔案保管:低成本保管環境(用防潮檔案柜(單價≤500 元)存放,柜內放防蟲劑;存放地點避免陽光直射、靠近水源)、定期檢查(每季度抽查 10% 檔案,查看是否有霉變、蟲蛀);
-
電子檔案保管:雙備份方案(本地備份:存于加密移動硬盤;云端備份:存于企業云盤(如阿里云企業網盤),每月驗證備份有效性,避免數據損壞);
-
特殊檔案處理:涉密檔案(如核心技術文檔)單獨存放,設置雙人雙鎖;易碎檔案(如老合同、紙質發票)用塑封保存,避免破損。
(四)檔案檢索利用與電子化模塊
-
紙質檔案檢索:用《檔案管理臺賬》索引(在 Excel 中按 “檔案名稱”“形成日期”“關鍵詞” 設置篩選功能,如輸入 “2025 年 5 月銷售合同” 快速定位檔號,再按檔號找檔案);
-
電子檔案檢索:輕量工具應用(用免費檔案軟件(如易度檔案免費版)導入電子檔案,設置 “關鍵詞檢索”(如輸入客戶名稱找到對應合同)、“多條件篩選”(如 “2025 年 - 財務 - 憑證”));
-
檢索效率優化:對高頻使用檔案(如近 1 年合同)單獨標注 “常用”,存放于易取位置;電子檔案定期更新索引(確保新增檔案及時納入檢索系統);
-
借閱流程:線上申請(員工在企業微信 / 釘釘提交《檔案借閱申請表》,注明借閱檔案名稱、用途、期限)→審批(部門負責人審核用途合理性,檔案員審核檔案密級)→登記(檔案員在臺賬中記錄借閱信息)→借閱→歸還(檢查檔案完整性,臺賬標注歸還時間);
-
利用限制:涉密檔案僅允許核心人員借閱,且不得帶出檔案存放地;電子檔案禁止私自下載復制,需截圖使用的需審批;
-
利用案例:某中小企合同糾紛需調取 2024 年銷售合同,檔案員通過臺賬 10 分鐘找到檔案,提供給法務部門作為證據,助力糾紛勝訴;
-
低成本電子化工具:手機掃描(用微軟 Office Lens 掃描紙質檔案,自動裁剪矯正,生成 PDF)+OCR 識別(用天若 OCR 工具識別 PDF 中的文字,實現 “文字檢索”,識別準確率超 90%);
-
電子檔案整理:按紙質檔案分類體系建立電子文件夾(如 “2025 - 銷售 - 合同” 文件夾),將掃描后的 PDF 存入對應文件夾,命名規則與紙質檔案檔號一致(如 “2025 - 銷售 - 合同 - 001.pdf”);
-
電子檔案管理:用共享云盤(如騰訊企業郵云盤)實現電子檔案共享與權限控制(如銷售部門僅可查看銷售類電子檔案,財務部門僅可查看財務類),避免越權訪問。
(五)檔案合規審計與鑒定銷毀模塊
-
自查內容:歸檔完整性(檢查是否有應歸檔未歸檔檔案,如 2025 年 1-6 月合同是否全部歸檔)、保管合規性(檢查保管期限是否符合《檔案法》,如財務賬簿是否按 30 年保管)、安全合規性(檢查涉密檔案是否雙人雙鎖,電子檔案是否雙備份);
-
自查工具:《中小企檔案合規自查清單》(含 30 項自查要點,每項標注 “合規 / 不合規 / 待改進”),每季度自查 1 次,形成《自查報告》;
-
整改措施:對不合規項制定整改計劃(如缺失檔案聯系相關部門補全,保管期限錯誤重新標注),整改完成后復查;
-
鑒定流程:成立鑒定小組(由檔案員、法務、業務部門負責人組成)→篩選到期檔案(從臺賬中篩選保管期限已滿的檔案)→鑒定價值(判斷是否仍有保存價值,如仍需用于業務追溯則延長保管期限,無價值則列入銷毀清單)→公示(銷毀清單在企業內部公示 7 天,無異議后執行);
-
銷毀方式:紙質檔案(送有資質的銷毀機構,出具《檔案銷毀證明》);電子檔案(永久刪除本地與云端備份,用數據粉碎工具(如 CCleaner)徹底清除,避免恢復);
-
合規要求:禁止私自銷毀檔案,銷毀全過程需有記錄(含銷毀清單、參與人員簽字、銷毀證明),記錄保存永久;
-
政策處罰應對:如因檔案不合規被監管部門檢查,立即啟動整改,提供已制定的《檔案管理辦法》與自查報告,說明整改計劃,爭取減輕處罰;
-
檔案丟失應對:如紙質檔案丟失,立即查找備份(如電子檔案),無法找回的聯系相關部門補開證明(如合同丟失聯系對方企業補簽復印件,注明 “與原件一致”);
(六)行業專項應用與項目實戰模塊
-
制造企業:生產檔案管理(收集生產工藝記錄、設備維修檔案,按 “產品型號 - 生產批次” 分類,保管至產品停產 5 年后銷毀,支撐產品質量追溯);
-
電商企業:訂單檔案電子化(將紙質訂單掃描為電子檔,與線上訂單數據關聯,按 “訂單號” 建立檢索,便于客戶售后查詢與糾紛處理);
-
服務企業:客戶檔案管理(收集客戶基本信息、服務合同、服務記錄,按 “客戶名稱 - 服務年度” 分類,保管至服務結束后 3 年,支撐客戶復購與售后);
-
零售企業:采購檔案管理(收集供應商合同、采購單據,按 “供應商名稱 - 采購年度” 分類,保管 10 年,便于供應商合作追溯與成本核算);
-
項目 1(中小制造企業):檔案管理體系落地(需求:梳理 2024-2025 年生產 / 銷售 / 財務檔案,搭建分類體系,實現電子化檢索→實施:制定分類表與制度→收集整理檔案→建立 Excel 臺賬→掃描電子化→效果:檔案合規率 100%,檢索時間從 2 小時縮短至 8 分鐘);
-
項目 2(中小電商企業):訂單檔案合規整改(需求:因訂單檔案缺失被投訴,需補全 2025 年 1-6 月訂單檔案,建立電子化管理→實施:聯系物流補單據→掃描電子化→用云盤分類存儲→效果:訂單檔案完整率 100%,投訴率下降 80%);
-
全流程演練:從 “制定檔案分類表→收集 2025 年 1 月合同檔案→整理編號→建立 Excel 臺賬→掃描電子化→錄入輕量檔案軟件→模擬借閱流程” 全流程操作,提交《檔案管理實施方案》;
-
業務驗證:在模擬中小企場景(10 人電商企業,2025 年 1-3 月訂單檔案 500 份)中,完成檔案分類、歸檔、檢索、電子化全流程,確保滿足合規與高效利用需求。
九、檔案管理師考核方式
-
理論考試(30%):閉卷考查檔案法規、基礎理論、合規要求(含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重點測試《檔案法》核心條款、檔案分類方法、保管期限劃分、合規自查要點;
-
實操考試(50%):模擬中小企場景,完成實戰任務(如 “為某中小服務企業整理 2025 年 1-2 月客戶檔案→制定分類表→填寫檔案標簽→建立 Excel 臺賬→掃描 3 份檔案并 OCR 識別→模擬 1 次檔案借閱流程”,提交分類表、臺賬、電子化檔案截圖);
-
案例答辯(20%):提交中小企檔案管理方案(如 “15 人零售企業 2025 年檔案管理合規實施方案”),現場講解方案設計(分類體系、制度內容、電子化計劃、合規措施)、預期效果,回應評委關于成本控制、風險規避的提問。
十、檔案管理師考培方式
-
培訓模式:線上 + 線下結合,線上提供理論課程、制度模板、操作指南;線下開展工具實操(配備手機、掃描軟件、Excel、輕量檔案軟件)、項目實戰(分組完成中小企檔案管理項目)、企業參訪(檔案管理合規的中小企,學習落地經驗);
-
考試安排:每年 2/5/8/11 月最后一周周日為考試日,理論考試(線上機考,120 分鐘)+ 實操考試(線上提交項目文件 + 截圖)+ 案例答辯(線上視頻)相結合,考試通過后 45 個工作日出證;
-
資源支持:培訓期間提供免費檔案軟件試用(每人 1 年)、OCR 工具免費授權(3 個月),協助對接中小企檔案整理項目,提供 1 年就業推薦服務。
十一、檔案管理師培訓對象
-
中小企業從業者(行政人員、辦公室主任、財務專員、人事專員,需兼管檔案管理);
-
待業 / 創業者(計劃從事檔案管理工作,或創辦中小檔案服務工作室);
-
高校學生(檔案學、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相關專業,適配中小企就業需求);
-
傳統行業文員(如制造企業生產文員、零售企業采購文員,需提升檔案管理能力);
-
企業合規專員(需負責檔案合規審計,確保企業檔案符合《檔案法》要求)。
十二、檔案管理師資料提供
-
兩寸藍底彩色照片 2 張(需提供高清電子版,用于證書制作);
-
資質證明 1 份(學歷證書復印件,或 1 年以上行政 / 檔案相關工作證明(如企業文員、檔案整理),應屆生提供學生證;持地方檔案局培訓證書者可優先報名);
-
《檔案管理師培訓報名表》1 份(由中心提供模板,如實填寫學習需求與檔案相關經歷)。
十三、檔案管理師考評周期
十四、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考培項目
職業培訓師、供應鏈管理師、信息化辦公、招投標管理師、商業會計師、勞動關系協調師、企業合規咨詢師、ESG 分析師、ESG 咨詢師、財稅合規師、信用管理師、物流管理師、企業信息管理師、合規管理咨詢師、房地產經紀人、人力資源管理師、企業合規師、企業用工風險管理咨詢師、財務分析師、污廢水處理工程師、生成式人工智能輔助辦公、農業經理人、鄉俗推廣員、基層政策宣導員、全媒體運營師(農村直播電商)、報廢汽車拆解工程師、農產品選品師、數字鄉村信息員、建筑節能減排工程師、綠色建筑工程師、智能建造工程師、智慧物業管理師、智慧工地應用工程師、建筑工業化應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碳排放管理師、碳資產管理師、研學旅行指導師、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應用師 / 工程師、網絡信息安全工程師、人工智能應用管理師、人工智能訓練師、企業合規師、電氣工程師、平面設計師、園林綠化工程師、安全管理工程師、財務分析師、公共營養師、食品安全員、心理咨詢師、食品安全管理師、質量安全總監、食品安全檢測師、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工程師、大模型應用開發工程師、機器學習算法工程師、AI 軟件應用工程師、IT 服務工程師、IT 運維工程師、檔案管理師、網絡主播。